《新周刊》副主编蒋方舟赞扬港独黄之锋背后葫芦里卖什么药?
《新周刊》副主编蒋方舟在2012年发表了一篇《蒋方舟:盘点中国2102》。文章在涉及香港部分,尽情赞美了反政府示威,尽情点赞了港独分子黄之锋,也表露出对国家政制的不满。
原文节选:
回归十五年,无论是海风还是海潮,都无法保佑维多利亚港的平静。香港的愤怒从年初烧到年末,从将大陆孕妇称为“蝗虫”,到轰轰烈烈的反国民教育运动。
香港作家陈冠中写道:“香港过去的六十年中,处在一个不断加大政治化的漫长过程中,回归十多年,香港其中一个最纠缠的问题,依然可以用这句话来归结:‘香港往何处去?’”
这个问题其实并不难回答,香港往何处去,取决于中国大陆往何处去。台湾蔡英文把“用民主代替统一”的论调早已把球抛给了大陆,中央集权的年代已经过去,大陆早应该从无边天朝的帝国梦境中醒来,考虑如何改变自身。
2012年4月,香港教育局规定学校在三年内推进国民教育科。国民教育,由于让“学生加深了解国情,确立自己的国民身份”的目的,而被港人称为“洗脑教育”。
8月30日,三名90后的香港学生开始绝食,他们在绝食宣言中难脱稚气地引用了北岛的《宣言》:“也许最后的时刻到了/我没有留下遗嘱/只留下笔,给我的母亲/我并不是英雄/在没有英雄的年代里/我只想做一个人。”
十天之内,绝食发展成十二万人到政府总部外的公民广场游行。政府最终让步:取消三年限期,由学校自主决定是否开课。
这场不啻为奇迹的斗争,组织者是个15岁的少年黄之锋,他说:“纵是四面受敌,我仍会坚持我的信念。”
他的斗争精神让人生敬,斗争智慧更是让人汗颜。香港电影人岑建勋反思自己当年参加的抗议运动:“我当年做错一件事,就是当有官员来探望我的时候,我就和他握手,结果第二天所有报纸头版都是官员跟我握手的样子。但黄之锋没有这样,他非常清醒,不单拒绝了握手,而且还后退一步跟梁振英鞠躬,谁敢说这个孩子没有礼貌?”
——————-“
蒋方舟的经历可谓一帆风顺,也带上很多光环。这篇盘点2012,其实是她的一个节点。
2012年是一个什么年份,我们需要回到那一年审视一下,对黄之锋了解一下。
2011年5月29日,黄之锋与同校同学林朗彦成立学生组织学民思潮。2011年至2012年间,黄之锋所属的学民思潮多次组织反对德育及国民教育科游行、集会等,例如2012年7月29日联同民间反对国民教育科大联盟举行“全民行动,反对洗脑,7月29日,万人大游行”;其后在8月30日发起“埋单计数,撤回课程,占领政总”占领政府总部升级行动,同时宣布3名学民思潮成员在政府总部门外绝食,其后更有大学教授和社运人士接力参与。9月7日,大会宣称有多达12万人参与占领行动,在反国教运动全面爆发。
追根溯源,2012年的反国教行动,是2014年占中闹剧的预演或前传,再后来2016年春节旺角暴动,乃至2019年6月至今为止仍没完全停止的香港骚乱,均是一脉相承,最终目的是搞乱香港,夺取香港治权。
而在蒋方舟眼里是“英雄”的黄之锋,则是美国培养的学生领袖,是美国乱港的急先锋。从2011年14岁开始接受香港公民党培养,正式成为反政府提线木偶,2012反国教,2014大罢课,占中,2016成立港独组织香港众志,2019反修例暴乱等等都有他的身影。从2014年开始至今,一直在被捕,保释,被捕,保释,坐牢之中轮换。被公认为”跳梁小丑“。
在蒋方舟的描述里,用了不少赞美的字眼形容反政府示威,如”香港的’愤怒‘”、“轰轰烈烈”、是”奇迹“、认为国民教育是”洗脑教育“,支持学生绝食,说是”难脱稚气“(可爱有加)、描述黄之锋则有:”斗争精神让人生敬,斗争智慧更是让人汗颜“、赞扬黄之锋拒绝与政府官员握手,可谓赞赏有加,毫不留情。
而对中国,蒋方舟有“中国大陆往何处去”之问,有大陆为何不考虑蔡英文的“用民主代替统一”之问,对中国有“中央集权的年代已经过去”、“大陆应该从无边天朝的帝国梦境中醒来”(硬把中国形容为帝国)等。
不难看出,蒋方舟的思想深处,是奉行民主宪政的,也就是推墙派,跟茅于轼,贺卫方等是一路人。
资料显示,目前她仍任职《新周刊》。在她众多作品里,有无露骨地反政府反建制不得而知,但这篇《蒋方舟:盘点2012》是基本裸奔了。
再看2012年中国的时代背景。
那一年,中国领导人新旧交替,既得利益者势力十分猖獗,认为夺权的时机到了,那一年,中国无论网络,文化,教育,司法,金融等领域都十分浑浊,当年可谓风雨欲来。
也就是在这个时代背景下,蒋方舟脱去华丽衣裳,正式裸奔,正式推墙,正是借香港的乱局与黄之锋说出自己的心声。可惜,盘点2012年后,她再无机会盘点2013,乃至盘点2019了,因为她打错了算盘。那一年年末,周永康退休,2013年周永康被查直至2015年被判刑。各种本想跃跃欲试的势力,相继被摧毁。
目前看,蒋方舟之流,或处于静默时期,等待机会。但历史会给她机会吗?
最后一提的是,2014年6月18日,蒋方舟发表了一篇名为《抵制一切抵制》的时事评论,文中出现大量常识错误,如将台湾的反服贸运动解释为“反服装贸易”、将马航失事的MH370误写为”MH730″、将比伯误认为美国歌手等等。这使得她的水平再受网民质疑。几天后,蒋本人博客上的文章被改正过来,但印发在《新周刊》上的文章已没法修正。加上一直的代笔传闻,外界质疑其是一个“水货”作家。
有海外网友指,这是一篇满满地夹带私货的文章 。彼时语境下,一个国内主流媒体的副主编都加入了 为 去中国化和反对国民教育造势的行列,即便我们从那时算起,六年之后,时至今日, 港独猖狂如斯,西媒和西方反华政客将已经被成功孵化并完全成熟的港独分子黄之锋奉及一大批在被煽动仇中的气氛中成长起来的青少年为至宝!由此看来,我们今天还有什么可吃惊的呢?
2019.12.26 作者为华人时事评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