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邓习时代基调不同 中国武器非洲进阶之路
中国与非洲的军事联系日益加强,非洲多国也开始进口更多的中国制造的先进装备。而在过去近70年中,中非在军事领域的动作呈现出不同时期的不同特点。
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IPRI)曾在2020年底发布报告称,2019年全球前25大军火商在当年的军事装备和服务贸易总额达到3,610亿美元。其中美国以61%的份额占据榜首,中国的4家军火商以16%的比例占据第二,远超其后的英(7.5%)、法(4.2%)、俄(3.8%)等国。
中国4家军火商分别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AVIC,第6名)、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CETC,第8名)、中国北方工业集团公司(NORINCO,排第9名)和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CSGC,第24名)。其中AVIC主推歼击机、运输机,CETC出口各型雷达设备,NORINCO打包地面装备(坦克、步战车、火炮等)。
当下,中国对外军售区域集中于亚洲的东南亚、南亚、中东地区,非洲大部和拉丁美洲部分国家。同其他地区不同,有54国的非洲与中国军事合作历史久远,且在不同时期呈现不同特点。
中国共产党于1949年执政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高层为达支持民族解放和世界革命的充满意识形态的目的,对非洲多国进行无偿军事援助。毛泽东曾说,中国不做军火商;周恩来也说,支援是无条件的,不要特权,不要代价。
鉴于自身军事工业能力不足,毛时代的军援主要体现为对非人员的培训,及输送轻小武器,如至今仍在非洲战场活跃的56式半自动步枪。有数据显示,1955年至1977年,中国向非洲国家提供近1.42亿美元的武器装备。
毛时代落幕后,掌权者邓小平主导的中国对外军援政策发生巨变:从全部无偿改为收成本费、以物易物、无偿援助,强调“按经济规律办事”。
从彼时起,中国以军火商的面貌游走于南亚、中东、非洲。美国中央情报局的数据显示,1980年至1983年,在62亿美元的对外军售中,非洲的埃及占16%,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占2.1%。
在其后的30年间,中国向非洲多国提供诸如歼击机、坦克、步战车、护卫艇及单兵装备。其中尤以歼-7系列歼击机、K-8教练机、WZ551装甲车族最为广泛。
这其中,埃及、坦桑尼亚、阿尔及利亚等非洲国家成为购买中国武器的大户。埃及曾引进过中国的033型常规潜艇、037型猎潜艇、歼-7歼击机、K-8教练机等。其他国家进口的装备包括59坦克/63式坦克/69式坦克等。
而自习近平担任国家主席以来,中国以更纯粹的“军火商”示人,频繁在各大装备展会上向非洲推销各种高端化、体系化的武器。
新时期,中国对非出口的主力装备包括“枭龙”歼击机、“彩虹”“翼龙”系列无人机,以及不同型号的护卫舰只、发射大口径火箭弹的多管火箭炮。
期间,相较前述传统用户,非洲尼日利亚近来成为购买中国武器的一匹“黑马”,采购的高端装备包括:空军的“枭龙”战机、CH-3A/4B无人机,陆军的VT-4主战坦克、ST-1轮式突击炮、SH-2车载榴弹炮,海军的P18N巡逻舰。
中国武器虽长期被批是山寨的廉价货,但在非洲的实际战斗中,也有亮点。据称苏丹购买的中国85ⅡM(即中国96式)坦克曾在作战中击毁俄制T-72坦克,创下先例。另外,尼日利亚VT-4坦克等也已于近期参加对恐怖组织“博科圣地”的作战。
鉴于中国对非军售透明度不佳,所以不少先进装备直到参战后才得以公开。如在2020年底的埃塞俄比亚内战中,外界才惊讶发现该国已装备中国造的AR-2多管火箭炮和M20大口径火箭弹;尼日利亚的CH-3A无人机在作战中坠毁才为人所知。
在不断向非洲提供尖端武器的同时,为保护在非的经济利益,中国军队也开始进驻非洲——2017年设立“中国人民解放军驻吉布提保障基地”,建成该国首个海外军事基地。
中国在吉布提的基地面积约0.5平方公里,建有多座大型建筑物、直升机停机坪、简易码头,目前进驻一个海军陆战营,满编约400人,装备有轮式坦克和步战车。据信未来,中国或在非洲建立更多的基地。